首页 > 论文知识 > 朱玲发表的论文

朱玲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08 22:36:39

朱玲发表的论文

《接受修辞学》(谭学纯、唐跃、朱玲, 1992,增订本2000),《广义修辞学》(谭学纯、朱玲, 2001、2002、2004、2006、修订本2008),《人与人的对话》(2000、2002),《修辞:审美与文化》(2002),《文学和语言:广义修辞学的学术空间》(2008),《修辞研究:走出技巧论》(谭学纯、朱玲, 2004),《修辞认知和语用环境》(谭学纯、朱玲、肖莉, 2006),《小说语言美学》(唐跃、谭学纯, 1995)。主要论文见于:《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比较文学》、《中国典籍与文化》、《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教学与研究》、《南大语言学》、《华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战线》。出版专著10余种,发表论文160余篇。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构想

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构想

  [论文关键词] 大学 语文  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论文摘 要] 文章对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 语文 课程的性质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而论证了大学 语文 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的积极意义。

一、引言
目前,高职教育环境下的大学 语文 学科定位模糊,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备受歧视,横遭冷落,课时缩减,甚至被某些专业视为多余的课程而取缔,大学 语文 鸡肋化日趋严重;要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大学 语文 必须要改革创新,才能在高职教育环境下拥有一席之地。
二、高职教育环境下大学 语文 课程的定位
教育部高教司的文件中对大学 语文 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做了这样的描述:“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 语文 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 语文 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由此可见,大学 语文 课程重点强调的是人文性。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与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掌握较宽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人才。在此环境下的大学 语文 教学,教学目标应围绕大学 语文 作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定位,遵循课程本身的规律,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发展“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把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有机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人才。
三、大学 语文 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指在大学 语文 课程内容的设计与讲授中,要跳出文学本身的框架,不以把文学自身的魅力展现给学生做为最终目的,采取尊重经典、面对现代的立场,在贴近学生的当下审美趣味的同时,引导学生既欣赏传统文学经典,又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教益,取其精华,应用到与其专业相关的现实生活中。
(一)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特色。这是大学 语文 课程创新的需要。大学 语文 课本中的经典文本都是几千年前前人智慧的结晶,反映的是前人的生活与情感,而这些与当代学生的生活语境相差甚远。要使学生能读懂前人的智慧和生活,教师就必须要挖掘文本的时代性主题。通过对作品进行阅读、思考、讨论,以当代人的眼光和思维重新审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深刻领会其精髓。尽管象《论语》、《老子》、《孟子》、《孙子兵法》、《管子》等经典作品,都出自于两千多年前的祖先笔下,但这些文明的积淀并没有死亡,它仍然还是生生不息的,它们仍然能给人以启发和智慧。如学习《孔孟语录》时,在分析文字意义的基础上,着重领悟其间蕴含的闪光的民族精神:“舍生取义”、“不为富贵违仁”、“与民同忧乐”的思想,“身正令行”的人格力量,“不耻下问”的谦虚品德等,并结合时代赋予以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转化为一种示范,一种教化,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并使学生通过实践内化为自身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从而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培养自身的理性、意志、情感等,从而培养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并具强烈时代气息的人文精神,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大学 语文 的综合任务,即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提高他们审美的能力。人文素质教育是生命的对话,是心灵感情的流露与交流,是学生与人文教材中的前人和今人在精神上的对话与交流。
屈原在汨罗江畔的风采,“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的气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气,岳飞“精忠报国”的情怀,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情操,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它告诉学生的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向学生说明人的理念与思想、人的抱负、希望和理想。这些给学生从客观世界中对照自己提供了可能,有助于学生扩大对人生感悟的视野,受到情感的震撼,意志的磨炼,逐步达到人格的完善。
人文素养不仅能增加学生就业的软实力,而且给与学生强大的发展后劲。健全人格的养成是学生转换职业或岗位、升人高一级学校学习以及创业所必需的。
四、教学模式的创新
目前高职大学 语文 教学手段单一、陈旧,大多采用“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学 语文 的兴趣并不大。实践证明,“大学 语文 ”的教学模式必须创新。
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指改变“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荣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构建创新性 语文 课堂教学,即突出专业性和研讨性,注重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搞活 语文 课堂,构建多向互动创新性 语文 课堂教学结构,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
(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人的培养过程不仅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设施,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指出:“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他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学生心灵深处无一不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愿望。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站在讲台上一人讲到底,要采取互动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多提问,注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型学习和研究活动。”教师在授课中要从求异思维出发,从多角度入手,精心设计问题,创设学生各抒己见的情境。如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大多认为它是属于凄美的的'爱情诗,反映了李隆基和扬玉环的爱情悲剧。教师在教学中可启发学生,发表的自己观点,并且顾及作者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自由阐述观点。通过讨论,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归纳出另外两个主题:讽喻说和爱情讽喻说。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从定论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课堂成为个性飞扬的场所,把学生培养成为独立思考的阅读者,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辐射课外自学一体化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 语文 课程要实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单凭36课时是无法完成的,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延伸到图书馆、互联网和社会之中,把学生的课外自学纳入课堂之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以提高对各种社会与生活现象的敏锐洞察力。
1、课外自学。通过阅读古今中外饱含人文意蕴的课外经典文章,并进行摘抄和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修养;通过写作实践,开展课本剧创作竞赛、实地采访和调查、对学习和实训内容进行小结等活动,训练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格式和要求,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开辟第二课堂。通过配乐诗歌朗诵大赛、主题演讲大赛、即兴口头作文竞赛、应聘模拟竞赛等,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形象性、情感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增强学生的灵活应变力、心理承受力以及协作协调力等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开展辩论大赛、歌咏比赛、课本剧、校园剧表演训练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实现大学 语文 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指导学生文学社团活动,举办大型校园文化节,引进高雅艺术、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创办具有特色的人文素质与艺术教育的刊物和网站,开设文学资料中心、原创天地、作品交流中心、百家论坛等版块,达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最终实现大学 语文 的教学目的。
五、结语
大学 语文 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高职教育环境下的大学 语文 ,需要创新改革,大学 语文 课程中播撒的“精神食粮”,为学生学习专业提供了必需的 语文 知识,能提高专业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 语文 教学大纲[Z],2004。
[2]张雨金,再谈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人文知识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0(11)。
[3]陈洪,大学 语文 “编写说明”[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
[4]孙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体制探析[J],高教研究,2004(1)。
[5]朱玲,谈大学 语文 的定位[J],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5)。
[6]彭庭松,我所理解的《大学 语文 》教学[J],文学教育,2010(5)。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朱玲的教育科研

自1986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是黑龙江省精品课《基础化学》主讲,连续多年获得哈尔滨医科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及A级教师的称号。教学效果好,深受督导和同学们的好评。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学督导报》上多次提出表扬,并有专题报道。《基础化学》立体化教材获2005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无机化学》教材获2006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次获得学院、学校优秀教案奖,2007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多媒体教学大奖赛第一名。多年来积极从事教学改革和教材编写工作,2003年以来主编和参编了多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及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及教学辅导用书。其中2003年主编的高等医药学专业《基础化学学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及2005年主编的高等医药专业教材《无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获得了多所使用高校的好评。参编教材中其中两本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参加过高等教育出版社举办的“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精品项目”、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医药类专业化学基础课程的创新与实践课题”、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药学类无机化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与研究”等教改课题。   主持哈尔滨医科大学青年基金课题一项,参加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课题一项,参加黑龙江省科委课题一项,2009年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荣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名)。近三年发表SCI论文5篇(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

朱玲的成就

先后承担了本科《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工程》;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和《动物病毒学(实验部分)》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副主编编写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动物微生物实验教程》,参编协编教材《兽医病毒学》。作为主研人员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和“973”等1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主持有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应用基础项目和重点实验室项目各1项,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项,主要致力于猪的病毒性疾病的诊断技术及新型疫苗研究。作为主研人员已获市级科技进步二奖1项;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高水平核心刊物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篇;副主编编写了科普读物《中国乡村兽医手册》和《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关宝典》(预防兽医学部分)。

王新的学术论文

1 王印; 郭万柱; 王新; 徐志文; 朱玲; 王小玉. 猪Ⅱ型圆环病毒-伪狂犬重组病毒活疫苗SA215(C)株的构建(初报) [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06,(2):125-129.2 王新;郭万柱;徐志文;王印;颜其贵;王小玉;周婷;罗燕.应用PCR-RFLP方法对四川猪圆环病毒的检测与分型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6):7-83.3 罗燕;郭万柱;徐志文;刘艳丽;殷华平;王新;王小玉;苟琳.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猪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重组病毒的构建[J]. 畜牧兽医学报,2005,36(10):1064-1068.4 王新;郭万柱;朱玲;徐志文;颜其贵;王印;王小玉;罗燕;周婷.猪Ⅱ型圆环病毒四川分离株鉴定及其ORF2基因序列分析[J]. 中国病毒学,2005,20(4):438-440 .5 周婷;文心田;曹三杰;肖驰;王新;张雪锋.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5,23(2):244-246,252.6 周婷;王新;文心田. 整合子-基因盒系统与细菌耐药性[J].动物医学进展,2005,26(3):29-32.7 曾智勇;郭万柱;徐志文;宋振辉;殷华平;王新;王小玉. 仔猪腹泻粪样中猪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J]. 畜牧兽医学报,2007,38(6):574-580.8 吴华;郭万柱;张芳;王新.荣昌猪自细胞介素-6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2007,5:18-20.9 颜其贵;王新;郭万柱;袁孟伟;宋振辉;殷华平;李;曹洪志;陈斌. 三株芽孢杆菌对沙门氏杆菌的体外拮抗作用研究[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7,29(1):71-74.10 颜其贵;王新;郭万柱;袁孟伟;宋振辉;殷华平;李?Z;曹洪志. 三株芽孢杆菌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拮抗作用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6,24(4):448-450.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