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知识 > 发表论文的导演

发表论文的导演

发布时间:2023-11-07 20:52:10

发表论文的导演

影响较大。张作甫在圈内的影响较大,其是华语流行乐男歌手、音乐人、晚会导演、杂文作家、娱乐圈策划师,曾发表论文、杂文、娱文等千余篇,并多次担任陇东模特大赛总导演、中国音乐产业大会三届晚会导演、全国六届演艺界交流会晚会导演、百余场演唱会导演等。影响较大。

王好为的介绍

王好为,1940年4月6日出生于重庆,祖籍山东潍坊。196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中国内地女导演。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中国影协第五届理事。历年来所著艺术论文发表于《电影艺术》、《文艺研究》、《电影通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携所导演的影片出访过法国、苏联、日本、德国、埃及、威尼斯。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刘忠波人物介绍


刘忠波
刘忠波,山东人,1979年出生,作家,纪录片导演,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南开大学文学院,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文名:刘忠波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山东蓬莱
出生日期:1979年11月
职业:作家,导演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南开大学文学院
主要成就:第十一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入围
栗宪庭电影资料馆电影作品收藏
梁斌小说奖
代表作品:《润身》、《灰鱼》、《郎毓秀》、《微光漫游》、《弯腰刺青的男人》
职称:副教授
个人经历
刘忠波,1979年11月出生,山东蓬莱人,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电影学硕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韩国延世大学人文学院访问学者。2005年7月起,任教于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主要从事纪录片研究、影视艺术学、东亚媒介思想研究。曾在《中国电视》、《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视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纪录片创作:理论、观念与方法》,先后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天津市艺术科学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作为小说作者,出版有长篇小说《润身》(2011)、长篇小说《灰鱼》(2013);作为纪录片制作人,拍摄有纪录片《郎毓秀》(2011)、《微光漫游》(2013)、《弯腰刺青的男人》(2015)等,《微光漫游》曾入围第十一届北京独立影像展等。
主讲课程
主讲课程:纪录片创作、电视编辑、电视节目形态研究。
学术兴趣:纪录片编导理论、影视文化传播、影视产业发展研究
论文
2015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理论与批评发展概论,《中国电视》2016年第7期
中国形象的权力话语与意义生成——以安东尼奥尼的《中国》为分析对象,《社会科学论坛》2016年第9期
天安门形象的多重话语分析:基于纪录片的考察,《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6年第5期
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纪录片:目标、方法与传播效度,《对外传播》2016年第5期
日本纪录片中的中国留学生形象,《对外传播》2016年第3期
“他者化”中国的问题与出路:BBC纪录片《中国创造》引发的思考(第二作者),《对外传播》2016年第8期
西藏形象的话语变迁:基于纪录片的考察,《现代视听》2016年第4期
中国形象的域外生成——以国外影展中的中国民间纪录片为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靖国神社问题的媒介内容分析,《中国电视》2015年第12期
多版本《西藏一年》与西藏形象的话语权利秩序,《对外传播》2015年第10期(收入《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外文出版社2016年版)
日本NHK纪录片中的中国经济形象,《新闻界》2015年第7期
自我精神与社会现实的对话生成,《中国作家》(影视)2015年第5期
韩国纪录片中的中国崛起(第一作者),《社会观察》2015年第11期
海外华人纪录片中的中国图景,《社会观察》2015年第9期
艾滋病纪录片中的救赎与合谋,《社会观察》2015年第8期
《战斗的士兵》中的日本侵华战争,《社会观察》2015年第7期
纪录片中的三峡形象,《社会观察》2015年第3期
2014年电视纪录片理论与批评发展概述,《中国电视》2015年第3期
西方纪录片的政治传统:以1950年代之前为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24日
城市纪录片与天津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天津学术文库》(2014),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日本遗孤的苦难表述与历史认知:以日本NHK纪录片为分析对象,《中国电视》2014年第11期
追溯西方纪录片之源探索理论建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7月23日
2013年电视纪录片理论与批评研究发展概述,《中国电视》2014年第3期
天津纪录片的文化资源以及对城市文化的影像传播,《现代视听》2014年第5期
《当前社会现实类纪录片的存在方式与价值取向》,载于《中国电视》2013年第11期。
《域外纪录片的行旅体验与中国形象》,载于《中国电视》2013年第9期。
《中国纪录片的命名过程和称谓变化》,载于《中国电视》2012年第1期。
《纪录片拍摄对象的属性问题》,载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纪录片的道德困境和伦理风险》,载于《中国电视》2012年第8期。
《30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载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
《怪异-真相-虚构——埃罗尔莫里斯纪录片的延续与变异》,载于《中国电视》2010年第4期。
《美国电视电影发展概述》,载于《中国电视》2009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9年第11期全文转载。)
《纪录片栏目的定位及实现路径》,载于《电视研究》2009年第1期。
科研项目
1.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纪录片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与传播研究“(项目主持人)
2.2014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面上一等资助项目:”多重话语空间与中国形象的权力场域:以1972至2012的纪录片为考察对象“(项目主持人)
3.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日本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以NHK电视台为例“(项目主持人)
4.2012年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津派”纪录片的美学取向、文化价值以及对本地城市文化的影像传播问题研究“(项目主持人)
5.2013年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课题研究资助项目:”日本纪录片的中国影像传播与中国形象研究“(项目主持人)
6.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当代纪录片与中国形象研究“(项目主持人)
7.2013年南开大学首届“立公增能”学生发展支持项目:”南开大学“公能”素质教育学生影像(纪录片)计划“(项目主持人)
8.2012年南开大学文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模块设计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项目主持人)
9.2010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西方纪录片对中国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影响研究“(项目主持人)
10.2006年南开大学文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纪录片创作观念研究“(06QN046)(项目主持人)
著书
润身(长篇小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1)
灰鱼(长篇小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3)
纪录片
纪录片创作:理论、观念与方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郎毓秀(纪录片,2013)
微光漫游(纪录片,2014)
弯腰刺青的男人(纪录片,2015)


《润身》
2010年出版有小说《润身》。
小说内容提要:老包跟小月吴发生了一些爱情,小月吴在红星浴池撕澡票,千娇百媚,名声不好。老包始终搞不透小月吴,是不是真的像流言传说中那样是个骚货。
小说《润身》集黑色、喜剧和嬉闹于一身,文字气息独特,不仅带来欢畅的阅读体验,还以一种诚实的目光,关注底层人物的生机、尊严和厄运,更以内涵的深刻性抵达人心深处。书名:《润身》
作者:刘忠波
ISBN:978-7-5500-0055-1
出版发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社址:南昌市阳明路310号
《润身》后记
父亲退休之后,每日依靠一本俄语词典和一本世界地图消磨时间,日常功课就是记忆俄语单词,或者寻找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我正汗流浃背写《润身》,写得颠三倒四,一头雾水,不得要领。父亲六十年代从交通学校毕业,进了一个和汽车有关的工厂,干了三十多年,得过劳动模范的称号。一日,我说爸你把知道的厂里搞破鞋的故事都告诉我吧。我确实是用了搞破鞋这个词,在我的印象里,某个年代,似乎除了夫妻,任何一种暧昧的男女关系都可以被理解为搞破鞋。在我很小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些成人脸上挂着一种神秘又轻盈的表情,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理解他们这种表情的动力来源。每当工厂里某个桃色故事,风一样刮过人脸,那些工人就露出了这种表情。
父亲沉默寡言,我们的关系是再单纯不过的父子关系,也就是我们之间没有建立起一点儿类似兄弟、朋友、领导与被领导或者其他的情感关系。这是一次重要的交流,父亲一直讲了一个下午。比如,一位女工匪夷所思的出轨方式。比如,一位老厂长毫无征兆地给最漂亮的女工写了求爱信。比如,妻子名声被人搞臭之后,一位工人古怪的精神状况。我记下了很多的名字,听了父亲的讲述,将之前写下的推倒重来。因为我突然意识到时代变化之后,即便很多情感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它们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已经翻天覆地,面目全非。
不过,即使再次写完全部内容,也必须承认父亲讲述的故事远远要比我写下的更精彩。同时,父亲精彩的故事过于稠密,《润身》只能用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自小在工厂大院生活,父亲说下那些名字,多数人我是见过的,但对他们年轻时代的故事不甚了解,他们此时已经不是太年轻了,脸上毛孔变大、肚子圆鼓、头顶秃,那种神秘又轻盈的表情早已完全不见。时光回溯,青春焕发,他们成为小说中最重要的零件,并被重新改装,赋予涵义。
叔本华说小说是“利用词句使想象力活动的技术”,他的说法至少是部分正确的。在写作的过程中,想象性资源往往要比经验性(或者叫体验性)资源重要得多。作者和读者都需要依靠一种强劲的想象力来滋养自身,强劲的想象力产生的事件、人物、戏剧性和情感应当是小说中最基本的叙述体系。
《润身》中我有意淡化人物和大的历史背景的直接关系,历史背景往往会裹挟人的行为,真正影响我们生活,令我们愉快、恐惧和希望的是一些含混的、易变的和微不足道的东西。在写作中我尝试激发人物直觉的活力,还原行动的自由性和语言的原始性,以此来创造人物的活动空间,寻找人的真正境况。小说中包含了生活历程中的任意及不可探知、人的盲目信任与怀疑、生命和躯体的莫名变化等等。我全力为这部小说注入一种黑色、荒谬,或者说是嬉闹的气质,这种气质正是我对表达对象的一种理解,也是一定程度上的自我理解。
一部作品是多解的,这是作品自身的生命体征构成的,而非写作者所能够指引的。在写作的过程中,叙述本身就会指引出多种可能性,我选择最远离现实的一种序列进行排列。一部作品能多大程度上保持和现实的关系是值得怀疑的,很多作品惯有的伎俩是标榜真实又真诚,实际的东西和真实的距离十万八千里,和真实的方向背道而驰。如果《润身》看起来不真实,缺乏真诚,离人越来越远,这种感觉是正当的,这也是重新发现生活,获得真实的途径之一种。我一直真诚地相信,真实的又能够抵达心灵的东西一定是脱离背景的、荒谬的、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或者人所不习惯的。
小说《灰鱼》
一位朋友要回老家工作了,找我喝散伙酒。还没有喝醉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倾吐返乡的原因了。他的家在鄱阳湖畔的小镇里,那里曾是革命老区,人人逐利。他北上读大学,结识了诗人、剧作家、歌手,读过现代派的小说,知道离家远行和个性解放的意义,却依然痛苦而坚决地做出了回家的决定。他说,只有在家中,他才能找到平静,那一片固着于现实的关心和算计让他内心安和。除此之外,小镇的街道装了路灯建起大超市,夜晚也不再寂寞了。
《灰鱼》恰恰与之相反。它描述了一个返乡的异乡人怀抱理想,于是被回忆和现实吞噬的过程。这是一部有关拒绝的小说,却又带有无可救药的怀旧气质。它的叙述拒绝来处、拒绝生活,甚至拒绝唾手可得的爱情;但它的气质却恰恰相反,洋溢着对来处、生活和爱情的微妙追忆。故乡是拒绝和怀旧的结点,由丰富的爱欲、偶然和罪责充满;少年妄图一劳永逸地摆脱这个结点,回忆却永无休止地指向着它。《灰鱼》没有选择动荡的历史社会背景,它的戏剧性在于内心,在于对回忆的抚摸、对故人的错觉,以及一个人如何剥离了自然状态,走向无可辩驳的现实。它展示了现实的庸常本质,那是一种有关消逝的本质,在当代中国尤其俯仰皆是、如梦似幻。
小说的两个部分被十年的跨度隔开,前半部分里,主人公青林子还是故乡小镇上一个无处安放的少年;后半部分他成人了,从大城市败归故里,寻找旧日亲友筹钱拍电影。十年的远行被抽掉,故乡成为小说时过境迁的唯一背景。
小说两部分的色温不同、质感不同,却同样塑造了激情的幻灭。前半部分阳光灿烂、血汗交加,后半部分则阴雨连绵、湿冷灰暗。前半部分味觉灵敏、欲望纯粹;后半部分随着时光磨砺,变得世故、畏缩而迟钝。前半部分弥漫着酱菜的味道、鲷鱼汤的热气、孕妇的汗珠、少年的跳跃、鲜血的流出;后半部分则由美丽的面具、灰鱼的油污、养生的呢喃、无耻的交易和酒席上的扭打构成。前半部分的叙述者是少年,后半部分的讲述者是“无知的大人”。在十年的跨度里,“我”--青林子的所爱之人和所恨之人都不同程度地衰败了,只有他自己的理想还支撑着,挺到最后才轰然倒下。
青林子因为一个女人离开故乡,归来时又带回另外一个女人。前一位是他的姑姑刘红线,后一位是美丽的小演员林带。她们在他心目中都曾扮演过理想的象征,却在十年的开头和末尾分别衰败了。青林子不愿对她们的陨落负责,却又无法排遣内心的负疚感:由于青林子和庸医胡皮克的错爱与合谋,刘红线的希望和生育被谎言破坏;十年后,青林子利用林带的信任拿到了拍电影的资金,却因此耗尽了林带的梦想和信心。
青林子的理想多么执拗,虽然在十年中从自然之爱蜕变成自我之爱,却从未抛弃它自行其是的本质。青林子曾声称热爱她的姑姑刘红线,却罔顾刘红线生育的愿望而自作主张;后来又拒绝林带主动献上的爱情,认为爱情“是一种生活象征”,而生活是他无法接受的平庸。青林子厌弃他的父亲刘地方,厌弃父子之间的联系,坚信“父子的血脉是命运的施舍”。十年时间,他的世界变化多端,自我却依然居于世界中心。
评价一本小说的可读性,很大程度上要看它提供的体验是否真实可感。《灰鱼》的核心体验属于青林子,是梦醒时分和宿醉的苦恼,是礁石上面海蜇破碎的形象。发家致富的祝未来和外强中干的胡皮克最初与青林子同时恋慕刘红线,又共同成为他讨钱的对象。经过冗长的扭打和谈判,青林子的理想在故土遭遇了凶猛的剥夺和消耗。理想变灰,青林子却依然高傲,任凭林带对他的希望日渐淡漠,他只是沉浸在小丑孤独的抛球游戏之中。
下卷一开始,青林子的少年时代就已永远消逝了。成年的他在投资者面前推销自己的故事,推销身边的女人,妙语连珠情绪不定,慌慌张张忘记了来时的路。他的剧本多与工厂的奸情和暧昧有关,描写绿帽子入木三分,结尾却如草标般随风摇摆。作者刘忠波曾认为:“真实的又能够抵达心灵的东西一定是脱离背景的、荒谬的、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或者人所不习惯的。”这种理想也明确地在青林子的身体里流淌着,呈现出嬉闹和荒诞的特征。但在快到结尾的时候,他迷茫如犬,骑上摩托车穿过海边公路,恶狠狠地质问:“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一个人会不会变得愈加困顿?”他内心迷乱,正由于回忆和梦想的双重坍塌而仓皇逃离。他执拗,却又质疑着自己的执拗。少年时钓起的鲷鱼有红有黑,成人后却只有一条条发灰的收获。灰色的鲷鱼出现在青林子的梦里,又被掐断了尾巴。
故作轻松的叙述者,心中往往充满更深刻的悲哀。《灰鱼》的绝大部分笔触轻松戏谑,丰润地叙述了谎言的发生和梦想的幻灭,嘲弄了海滨小镇上一群亲友的求之不得。但当一曲终了,它的悲伤和青林子的悲伤一样,是超越言语的。现实的积威之下,梦想有时可以执拗到不近人情的地步,所以青林子讲述自己的剧本,从不能超越“过瘾”的层次。只有听到林带吟诵布莱希特的词句时,梦想似乎才产生治愈之力:你们这些不幸的人啊,难道对自己也毫无同情,我可要保护我的孩子,我要变成一只老虎。
戏谑者反被嘲弄,与故乡貌合神离;有人敢恨不敢去爱,有人自命高于生活。《灰鱼》暗合这些特征,是一部当代人的性格小说。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