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知识 > 陆朝阳发表论文

陆朝阳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07 17:27:28

陆朝阳发表论文

1982年12月,陆朝阳出生于浙江东阳市画水镇。1997年,从画水镇中考入东阳中学,在东中期间曾担任实验班班长,获得过王惕吾一等奖学金和严济慈奖学金。

2000年,陆朝阳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在本科毕业后原计划被保送到微电子专业读研究生。2004年,本科毕业之后,陆朝阳被保送至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部,师从潘建伟开展光子纠缠和量子计算方面的研究。

2005年,硕士一年级的陆朝阳接受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把光学平台从科大西区搬迁到东区微尺度国家实验室,重建实验平台,并且升级到具备操纵六光子纠缠的能力。

通过近两年的努力,陆朝阳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不仅成功制备了六光子纠缠态,而且在同一个实验装置中巧妙地实现了可用于量子计算的簇态,在理论上发展了有效的多体纯纠缠判定工具。

陆朝阳他的第二个实验工作,就是在国际上首次用光子比特演示了量子信息领域最重要的算法:肖尔大数分解算法。这个工作被英国《新科学家》和美国物理学会等国际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还入选了教育部评选的中国高校科技十大进展。

2008年开始,受英国政府奖学金和剑桥海外基金资助,陆朝阳进入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转向量子点单光子源和电子自旋操纵方面的研究。

2011年初,在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同时,陆朝阳还入选了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的Fellow(入选比例约1%)。感受到量子信息的潜在重大应用和国家对这个领域的日益重视,博士毕业以后陆朝阳随即回到祖国,希望推进国内相对薄弱的固态量子调控技术的研究,把这个领域做大做强,真正为国家所用。

回国后,陆朝阳28岁成为中国科技大学正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秀青年项目、面上项目、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中科院对外合作重点项目、量子先导专项子课题等。

扩展资料

陆朝阳的科研成就:

在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1篇),Nature/Science (5篇),Nature 子刊 (9篇),PNAS (4篇),Physics Reports (1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9篇)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了70余篇论文,被引用6700多次,其中第一作者论文单篇引用最高700次。

作为主要作者的研究成果入选了2015年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国际物理学年度突破榜首(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科学成果首次入选该荣誉),两次(2016、2017)入选美国光学学会评选的国际光学重要进展,四次(2007、2012、2015、2017)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新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陆朝阳

中科大80后的教授获量子计算奖,他究竟是谁?

10 月 7 日,美国物理学会宣布将 2021 年度 “罗夫 · 兰道尔和查尔斯 · 本内特量子计算奖” 颁给中科大教授陆朝阳,奖励其“对光量子信息科学,尤其是固态量子光源、量子隐形传态和光量子计算的突出贡献”。

该奖项由美国物理学会于 2015 年设立,用于表彰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特别是在利用量子效应实现经典方法无法完成的任务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国际评审委员会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评选出一名博士毕业 12 年之内的青年科学家。前四届获奖人尚无来自亚洲国家的获奖者。陆朝阳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科学家,也是第五位获得该奖项的青年科学家。

陆朝阳于 1982 年 12 月生于浙江东阳,目前是中科大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于 2000 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关于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求学经历,有媒体曾这样介绍:“本科毕业后,恰逢刚从欧洲回国的潘建伟教授组建实验室,陆朝阳如愿以偿地成为其中一员,开始了他的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科研生涯。2007 年,还在读硕士的陆朝阳就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六光子纠缠的操纵,制备了‘薛定谔猫’态和簇态,刷新了当时两项世界纪录。”

2011 年,陆朝阳获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在剑桥,他用了不到 3 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和答辩。”

2010 年,陆朝阳回国,时年 28 岁的他成为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量子先导专项子课题等。

回国以后,他进一步保持和潘建伟团队的密切合作,带领几名学生一起组建固态量子光源新实验室。此后三年,他带领团队完成了一系列突破,包括:

打破之前的六光子纪录,首次实现八光子纠缠,从而使该团队继续在多光子纠缠领域保持国际领先;

在物理学期刊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上发表题为《多光子纠缠和干涉度量学》的长篇综述论文,这也是中国科学家在该期刊上以中国为第一单位发表的第一篇实验综述论文;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基于量子点脉冲共振荧光的确定性高品质单光子源,这也是中国在量子点光学量子调控领域发表在《自然》系列期刊上的第一篇论文。

他的代表性工作主要是分别于 2007 年、2012 年、2016 年和 2018 年四次刷新并至今保持着光子纠缠的世界纪录。其还首次实现单光子多自由度的量子隐形传态和高维度量子隐形传态。

此外,他也首创量子点脉冲共振荧光技术 ,制备了国际上综合性能最优的单光子源,并成功研制世界上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 。

由于研究成果突出,在获得量子计算奖之前,他在同龄学者中,已经获奖颇多。2015 年,陆朝阳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6 年,他被《自然》杂志评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 ,同年入选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2017 年被欧洲物理学会授予“菲涅尔奖” 。2018 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创新 35 人”(TR35)榜单。2020 年,陆朝阳被授予美国光学学会颁发的阿道夫隆奖章,这是该奖章设立 80 年来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奖。

关于研究量子计算,他曾对媒体表示:“做科研工作可以聆听自己的梦想,跟随自己的兴趣。这种工作的本质就是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一直在创新,挑战新高度。”

陆朝阳的科研方向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六光子纠缠、八光子纠缠和十比特超纠缠,三次刷新了多光子纠缠和光学量子计算领域的两项世界记录,两次入选了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新闻 ;首次用光量子比特实现Shor算法,成果被美国物理学会以“量子计算的突破”专题报道,并入选了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首次演示容失量子编码;首次模拟任意子分数统计;首次实现多体纠缠交换;首次演示基于隐形传态的量子逻辑门;首次完成单量子点自旋的动力学测量;首次实现单电子自旋的光学非破坏性读取;首次实现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隐形传态;首次实现基于量子点的脉冲共振荧光;在国际物理学界最权威的综述性评论期刊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上发表题为“多光子纠缠和干涉度量学”的长篇综述论文(这是中国科学家在该期刊上以中国为第一单位发表的第一篇实验综述论文 )等。

量子鬼才!中科大高材生陆朝阳,28岁成为博导,80后的他是谁呢?

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成为我国第一生产力,无论是互联网技术,还是量子物理技术,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对绝大部分人来说,互联网技术离我们很近,而量子技术离我们非常遥远,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听过量子物理。但是有一个年轻人,却在这个领域为中国夺得一席之地,他就是陆朝阳,28岁成为博导,不到30岁就为我国研发出世界上第一台光量子计算机,在单光子领域、光学量子计算领域多次刷新世界记录,这位让世界惊艳的年轻人,却是一名货真价实的80后,但他却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了光学量子领域的佼佼者。

陆朝阳1982年出生于浙江画水一个小农村,学生时代他并没有展现出什么出众的天赋,只是凭借优秀的成绩考进地区重点实验学校东阳中学,在校期间不仅担任实验班班长,还多次获得奖学金。上述这些都只能证明他是一名努力的学霸,他是怎么走进量子世界,并创造出如此傲人的成绩呢?

在陆朝阳16岁时,被称为“中国量子力学之父”的潘建伟教授到东阳中学做科普报告,陆朝阳也因此第一次接触到量子力学,同时也被神秘诡谲的量子世界吸引,演讲介绍之后,他以量子力学作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后,陆朝阳更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

04年,陆朝阳研本科毕业后被保送到国家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实验室,跟随老师潘建伟学习,积累研究经验。一年后,他受命重建光学实验平台,这对处于研一阶段的他来说压力之大不言而喻,但这正是他成功的起点。两年时间,他不仅将六光子纠缠态成功制备,还通过不断的实验提出并完善了多体纯纠缠判定工具的有效理论,该理论在《自然》一经发布,就让全世界为之震惊。

在完善光子纠缠理论的同时,他用光子比特演示了量子信息领域最重要的肖尔大数分解算法,从而被英国、美国等物理学会广泛报道,而他当时才年仅24岁,他的成就让世界为之惊呼,也获得主流媒体的赞誉,被称为“最年轻的未来量子精英”,同时也得到走进更高平台的机会。

08年,陆朝阳因在多光子纠缠领域的杰出贡献,得到进入剑桥大学读博深造的机会,他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完成论文和答辩,毕业后也毅然推掉国外邀请回国效力。回国后他在担任博导的同时,也主持多个国内重点项目。

12年间,通过夜以继日的努力,他带领团队完成了一系列的突破,将光子纠缠从六光子升级到八光子,打破世界记录的同时让我国在多光子纠缠领域保持国际领先水平;成功研发世界首台“超越级”光量子计算机,实现了运算时间百万亿倍的加速,让我国量子技术赶超欧美,达成量子霸权的成就,也创造了属于“陆朝阳”的传说!

很多人都在惊叹陆朝阳一个80后,在28岁不仅成为了中国科技大学的博士导师,还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事实上,陆朝阳的成功离不开他的付出。在跟随导师研究期间,他几乎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时间,连春节假期都没有回家,而是一心一意扑在量子实验中,正是通过多年的不断努力,使他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不仅刷新了当时两项世界纪录,也使他在量子力学领域得到物理界的认可。虽然在这期间他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难题,有时甚至导致他连续几个月都没有任何收获,但是他凭借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夜以继日的努力,成为了我国最年轻的量子精英。

“超越级”光学量子计算机的研发,让陆朝阳为量子计算机领域开创了新的里程碑,他也收获了2021年度国际上以量子计算命名的罗夫·兰道尔和查尔斯·本内特重量级奖项,在此之前,中国无人获得该奖项。而这一伟大技术革新,也让他获得了西方权威科学媒体的赞誉,称其为改变世界、预见中国未来的“量子鬼才”。

总结

坚持与努力必将改变世界,陆朝阳正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了量子技术的革新,实现了量子领域国际性的超越。而陆朝阳也如他的名字一样,在量子领域熠熠生辉。也许我们绝大部分人都达不到陆朝阳那样的高度,但我们始终要坚信,只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就一定能在自己的领域创造出辉煌业绩。因为努力是成功的前提,努力可能迈向成功,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这是一个常识。

总之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尽己所能,不负青春,努力开创,不仅能取得好成绩,也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超越。80后的陆朝阳是一个标杆,他的故事不断激励着当代的年轻人,相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朝气蓬勃的90后、00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相关知识